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发布 2023-11-21 01:52:57 阅读 1461

为了保障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加强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施工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施工生产场所、设备、设施、及危险物品的使用、存储、搬运、加工存在的潜在的可能发生较大的人身伤害和机械设备事故的情况及因素。

2、“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应根据危险源可能演变成事故,造**身伤害及设备(设施)损失的程度进行分级监控管理,一般情况下,可分为3—5级,5级最重,3级较轻(1-2级属一般危险危害因素)。

3、实行“重大危险源”监控,是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是防范重大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项目部对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订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

4、重大危险源是当发生事故时会产生重大人身**损失或重大设备(设施)经济损失的施工场所为重大危险源。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分析,重大危险源主要有:

1)5吨以上油库;(2)乙炔瓶、氧气瓶;

3)高度10米以上载重0.5吨(载人2人以上)临时提升吊笼;(4)高度10米以上,面积10平米以上排架、平台、栈桥;(5)大型高边坡和基坑施工;(6)大型高处临空施工;(7)大型地下工程开挖;(8)竖井斜井施工;(9)汛期水上施工;(10)其它重要设施的施工。

5、工程项目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措施等,排查工程项目的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从而确定该工程项目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立项监控。

6、重大危险源应急防范:

1)未发生险情情况下的防范应是主动积极严肃的,应有完善的检查、检测,观测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各项工作应通过有效措施下达实施。

2)发生险情预兆情况下的预警应急防范主要措施有:a.及时排查险情,控制险情发展。

b.按确定的应急方案严格实施,加强监控、加密监视观测、专人防守。c.

必要时及时撤离人员、设备、设施。

3)险情发展扩大情况下的应急防范。险情发出预警信号后,又有新的发展和扩大,要意识到可能是事故即将发生的临界状态,应迅速进行人、机、设施的撤离,并做好警戒和组织工作;

4)险情释放和险情解除情况的应急防范:险情释放和险情临时解除后,要注意防止可能发生的险情再释放而酿成事故,应进行险情稳定性的观测,确认稳定后,再进行相关作业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重大危险源”发出险情预警后是事故发生的边缘状态,要及时、准确的分析险情性质和确定防范措施,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应严格执行,做到认真组织实施。

7、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根据危险危害因素范畴,通过科学客观的分析,找出生产场所、运输、存储、设备设施存在的发生事故时会造成重大人身**经济损失的危险因素,通过辨识,确定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立项监控,并使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和相关作业人员知情。

8、危险危害因素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即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d=lec式中:d—危险源带来的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

人员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a、危险度分值表: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

人员接触危险源环境的频繁程度。

e分数值100

事故产生的后果。

c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

严重,一人死亡或多人重伤或造成一定财产损失。

10完全可能、预料中。63

相当可能。可能发生、但不经常。

10每天连续接触63

每天工作时间内接触40每周一次或偶然接触15

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21

每月一次接触每年几次接触。

较重,一人重伤致残或造。

成较小财产损失。轻伤,需要**救护,不造成财产损失。

0.2极不可能。

b、危险源危险程度(d)采用公式d=l×e×c分数值确定,其危险程度和等级划分如下:

分数值>320160~32070~16020~70<20

危险程度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危险等级。

项目部安全办组织对辨识出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打分和评价,汇总后填写《危险危害因素汇总表》、具体按《风险评价方法和风险控制策划》进行评价。

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大危险风险a)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b)曾发生过事故,且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c)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d)经lec法评价,数据大于70分的;

e)当公司无足够能力对某些危险源进行评价时,聘请ohs专家进行最终评价和认定。

9、“重大危险源”的状态监控方式主要有:。

1)通过人员监视、检查、设备仪器观测监视、安全防护设施防护等;(2)定期评估分析危险源的状态变化情况和演变情况,应建立完整的监控台帐;

3)险情预兆及预警,发布下达预警报告,采取紧急应对措施,进入特殊监控过程,如特殊环境、季节、雨季、泥石流区域、坍塌前的预警、高危险作业时段等,应盯岗盯班;

4)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划定警戒区域,安排人员值班警戒;

5)组织施工人员、设备设施撤离,应及时果断,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10、重大危险源预警:“重大危险源”监控是突出事前控制,对潜在的危险。

因素演变到事故发生过程的初始状态,应通过检查、观测及时发现险情,对于发生的险情预兆应认真分析、评价,及时进行预警,使相关人员知情,并进行防范。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严格执行预警报告制度,及时发布预警情报,并做到及时逐级上报。

11、预警报告:对所预知监控的重大危险源或临时发现的重大险情应进行密切监控,当发生险情预兆时,应进行重大危险源预警,迅速下达书面预警报告,发出预警报告的同时在现场设置警示标识。应在发布险情预警的当天告知险情预警部位的所有相关人员,并最晚在48小时内上报上一级相关部门。

12、项目部指定的责任人员对分工负责的危险源项目(部位),每班根据现场监控情况,如实记录(必要时定时记录),项目部应加强现场监控记录的管理,所记录的事实描述应做到及时、客观、准确、详细、清淅,并妥善保存。现场监控记录应定期专人负责进行检查、分析。

13、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客观存在,对已确认并立项的危险源,通过客观、科学、全面的分析,对其存在的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有足够的认识,在辨识、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中基本原则是必须明确组织系统、领导职责,实施观测、检查、措施。必要时的撤离组织方式,做到部位名称、地点、时间、人员、设备明确,方式方法明确具体、详尽、可行。

14、“应急预案”的评审。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是针对重大危险源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预防重大危险源演变发生重大事故所采取的重要防范措施,项目部应对所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会签。“应急预案”应实行动态管理,应根据施工进度、客观环境变化,设备设施状态及变化情况进行及时修订、补充完善。

15、贯彻《安全生产法》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项目部安全第一责任人负全面领导责任,负责安全生产的行政副职,总工负组织管理实施效果的责任,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负具体实施落实效果的责任,从事具体监控、监测、检查人员负具体工作实施效果的责任。要明确分工,要做到项目明确,内容到人,效果与责任落实。

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聊城市百货大楼有限责任公司。1.目的。对公司经营过程和服务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 策划具体的控制措施,确保控制或削减危害风险。2.范围。适用于全公司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3.职责。3.1 公司各部门 各商场负责识别本部门 商场的危险 危害因素并反馈给安保部。3...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中铁建工集团 秦汉新城朝阳污水处理厂项目经理部文件。中铁建工秦汉新城朝阳污水处理厂项目经理部 2015 05号。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效实施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加强事故的预警 预防 预控工作,降低事故率,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现就我项目部加强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安...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临洮至渭源段。lw8合同段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甘肃路桥建设集团 lw8项目经理部。二 一三年十一月。1目的。为保护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消除事故隐患,规范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适用于武罐七标项目重大危险源管理。3职责。3.1项目经理负责领导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