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发布 2023-11-07 13:45:02 阅读 3434

1.3.3当发生轻微事故时,发生事故的当班班长应报告车间领导处理。

1.3.4各部门事故调查、分析、登记、统计、报告和处理等,必须严肃认真,如有隐瞒不报或有意延期报告等,对责任者给予批评或处罚。

4、事故的损失计算。

4.1身**事故以负伤率表示,不计金额。死亡按年统计,重伤以月统计。

4.2 事故的直接损失系指造成的设备、器材、建筑物、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跑损的其它各类物品的损失,均折价计算(成品按出厂**,半成品按半成品**,器材、设备按新旧程度和实际使用价值计算)。设备、器材、建筑物等,虽有部分损坏,但经修复仍可使用的,按其修理费(包括材料、人工、配件等)计算。

4.3 事故的间接损失(包括减产、停产损失和设备、车辆停运)均折合金额计算。

注:灭火消耗的消防器材的价值,另列单项计算。

5、事故原因分析。

由于生产管理不善,而导致事故的原因很多,往往一件事故涉及很多原因,但为了便于分析、统计、每一事故要尽力找出一个主要原因,现将事故的主要原因分列如下:

5.1人身**事故的原因:

5.1.1事故类别及其直接原因(物质原因) 。

5.1.1.1物体打击:指落物、锤击、砸伤、崩块(不包括因**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5.1.1.2车辆伤害:指挤、压、撞等。

5.1.1.3工具伤害:指绞、辗、碰割、戳等。

5.1.1.4起重伤害:指起重设备在操作过程中所引起的伤害。

5.1.1.5触电:包括雷击、电击。

5.1.1.6 灼、烫伤。

5.1.1.7火灾:指着火和救火过程中所引起的伤害。

5.1.1.8刺割;指机械工具伤害以外的刺割,例如钉子扎脚、尖物刺割等。

5.1.1.9扭伤:指扭腰、扭臂、扭脚等。

5.1.1.10锅炉、压力容器**,包括各种气瓶**。

5.1.1.11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

5.1.1.12不懂操作技术知识。

5.1.1.13违反操作规程或违反劳动纪律。

5.2设备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5.2.1直接原因。

5.2.1.1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

5.2.1.2缺少检修或检修不良。

5.3火灾、**事故的原因:

5.3.1物质原因:

5.3.1.1使用明火:如焊割、烘烤、加温、照明、取暖等。

5.3.1.2 电气装置有缺陷:电器设备、线路产生火花、雷击、静电放电等。

5.3.1.3 设备发生故障:如缺水、停汽、停电、腐蚀、结焦等。

5.3.1.4易燃物接触火源或灼、热物体。

5.3.1.5其它。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一 发生安全事故,必须立即抢救,积极保护现场,慎防事故的延续和扩大。发生事故时,应逐级上报,对重大事故,要尽快报告有关的上级事故主管部门。二 发生事故的基层单位,应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单,一般事故在其发生后五天内递交事故报告,重大事故在一天内递交事故报告,公司质安科应拟写详细事故调查报告,在事故发生后...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一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班组长 分工安全负责人或公司主要负责人,若发生火灾事故且火灾性质较严重时应立即报火警119。2.属上报 部门的事故,事发后2h内,将事故发生时间 地点 经过情况 造成后果 原因初步分析 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由公司分...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一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组织。1 公司建立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企业主管生产的负责人主持全面应急工作,负责应急求援救援协调指挥工作,生产计划处 技术处 劳动人事部参与求援的实施工作。2 施工工地现场,现场主要负责人 安全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的紧急求援工作。3 施工现场设立值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