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部五年级上册第5课8红楼春趣 教案

发布 2023-10-29 13:10:03 阅读 8671

8*红楼春趣。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插曲《葬花吟》,再**《红楼梦》中“放风筝”的**片段,学生**并交流观后感想。

导语:“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这说的是什么呢?(学生答:风筝)不错,就是风筝。

放风筝历史悠久,是一项人人都喜爱的娱乐活动。大观园中的众人也对放风筝充满了兴趣。看,他们急匆匆地拿来各自的风筝,正准备放飞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的《红楼春趣》。(板书:红楼春趣。

)2.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预设:“红楼春趣”写的是什么春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参与放风筝的有哪些人?在本文中,他(她)们各有怎样的特点?你对哪个人物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课件,介绍作者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约1763)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家。籍贯沈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2023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2.出示读书要求,自主朗读课文。

3.听朗读音频,边听边学习停顿和对话的语气,注意自己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注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学生合作识记字词,教师纠正。

需注意的字音:“钗、敞”是翘舌音的字;“嫣”应读“yān”,不要读成“yānɡ”。

需注意的字形:“晦”的左边是“日”,不要写成“口”或“目”;“钗”的右边是“叉”,不要写成“又”。

形近字示例:晦(晦气)——悔(忏悔)——诲(教诲)——海(海洋)

2)理解词语。

忌讳] ①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②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③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而形成的禁忌。

晦气] ①不吉利,倒霉。②指人倒霉或生病时难看的气色。

七手八脚] 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5.学生在识记生字、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读不通的地方读通顺。三、研读课文,重点**。

1.速读课文,理清思路,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划分层次,并说一说每一层的主要内容。

预设:划分段落层次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有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大家发现无主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紫鹃说要取下来放,遭到反对,黛玉提议放风筝,放晦气。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宝玉和众姊妹各自拿出自己的风筝放的场景。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众人放飞筝,散去。

2.给每部分拟写一个小标题,小组**后交流。

交流后明确:发现无主风筝;各自放出风筝;风筝飞走。

3.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写的是宝玉和众姊妹放风筝,但有详有略,哪个放风筝写得最为详细?

预设:生1:宝玉放风筝写得最为详细。

生2:描写宝玉放风筝的文字详细地写了他的语言、神情、行为等。

2)了解每个人所放的风筝,填写**,体会放风筝的乐趣。(课件出示)

3)品析重点语句,了解放风筝的情景。

出示第1自然段中的文字,了解放风筝的缘由。

a.这里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描写挂在竹梢上的大蝴蝶风筝,设置悬念,同时也是这个风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b.由探春和黛玉的话可知,放风筝和放晦气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明确:古代放风筝一般在清明节,众人借着花红柳绿之时,把过去一年的不顺通过风筝放出去,所以放风筝又有放晦气的说法。见到别人风筝落下,老百姓都不会去捡,因为那是别人的晦气,捡了等于把别人的晦气给收了。

c.这几句话是怎么描写宝玉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这里作者抓住宝玉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他不能放飞风筝时的急躁。描写生动,读来如在眼前。

d.这句话是怎么描写风筝飞走的情态的?

明确:这句话按时间顺序,抓住风筝的形状,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迅速飞去直到消失的过程,写得十分生动。“鸡蛋”“黑星儿”写出了风筝的形状变化。

开始,众人看到的风筝只有鸡蛋大小;后来,风筝迅速飞去,人们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最后,风筝在天空中消失了。从这生动的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众人放风筝时异常欢快的心情。

4)文章围绕“趣”来写,请**本文的“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预设:生1:“趣”在宝玉和众姊妹全员出动,拿出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精美无比的风筝欢乐、开心地放飞。

生2:“趣”在放风筝时,桃红阵阵,杏雨纷纷,柳絮随风,芳容曼妙,那些充满着青春和朝气的欢声笑语显得格外明媚动人。

生3:“趣”在放风筝时,“事故”不断:宝玉本想放大鱼风筝,结果被晴雯放了;又想放大螃蟹,结果已给了三爷(贾环)。最后终于拿来一个美人风筝,却飞不起来,只起房高,就落下来。

生4:“趣”在大家互相打趣,互相帮助,互相劝说安慰,互相怜惜,充满了姊妹亲情,比如:众人黛玉放风筝,把病根儿都放了去。

生5:“趣”在宝玉和众姊妹对美好、幸福的生活充满向往,他们希望风筝能把黛玉的病根儿带走,把晦气带走。

5)作者把故事写得有趣,把人写得有趣,**并交流: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深?

预设:生1:贾宝玉给我的印象最深。

在整个放风筝的过程中,他顽皮、欢乐,一点也没有居高临下的公子哥的架子。大鱼风筝被晴雯放走,自己却从未放一遭儿也不气恼;看见美人儿风筝做得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便急得头上出汗。众人大笑,他恨得把风筝摔在地下,指着风筝道:

“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从贾宝玉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完全没有公子哥的架子,十分率直纯真。

生2:黛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宝玉的风筝飞不起来,她指出原因是“顶线不好”,要叫人再打顶线,说明她很聪明,而且乐于助人,对宝玉很有情义。

6)拓展延伸:《红楼梦》中,风筝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象,它还是人物命运的暗示。你能由文中各人所放的风筝联想到他们日后的命运吗?

明确:①美人儿风筝暗指黛玉,暗示宝、黛之间没有结果;②凤凰风筝取“凤凰于飞,其鸣锵锵”的反义,暗示探春的婚姻不幸;③宝钗的七个大雁风筝指终不成双;④黛玉将“病根儿都放去了”,取其反义。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课文**现的生字新词,具体分析了课文内容,了解了众人在春日的大观园放风筝时趣味盎然的场景,明确了他们不仅是要放掉平日的不顺、晦气,更表达着对自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在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

新编部五年级下册第5课7猴王出世 教案

7 猴王出世。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多 课件 动画版 西游记 片头曲 猴哥 师生谈感受,导入新课。导语 同学们,我们都看过电视剧 西游记 其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出世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猴王出世 看看孙悟空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板书 猴王...

第8课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命题

第八课应用 一 单选题 命题人 陈锐 1.在使用word 编辑文本时,可以插入 以下方法中,是正确的。a 直接利用绘图工具绘制图形。b 使用 文件 菜单 打开 命令。c 使用 插入 菜单 命令。d 利用剪贴板,将其它图形复制 粘贴到所需文档中。答案 c2.在word 中,单元格内能填写的信息 a 只...

五年级上册快乐英语翻译第8课

小露珠 谢谢夸奖!他们又一起唱呀,跳呀,开心极了。小露珠 我是如此地开心,如此激动。蟋蟀 我也是的。蝴蝶 不要停,让我们尽情地欢乐吧!青蛙 哟,现在是我们的时光,尽情地欢乐吧!过了一段时间,太阳慢慢地从山后升起。在朝霞的映衬中,小露珠显得格外的精神,在她的装饰中,大地的植物也变得更漂亮了。他们会都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