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整合趋势主题论坛

发布 2023-10-14 15:25:05 阅读 4929

特邀主持人

赵学强,frs弗睿思空间战略设计董事、策略总监

参与嘉宾 周炯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系主任

熊萨芒,加拿大熊兄弟设计****设计总监

陆立新,四川欧亚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总监

杨隽,成都多纷设计机构设计总监

王亥,成都崇德里项目策划、设计、营运主持

崇德里,一个城市的回家路。一号院茶舍中,袅袅烟雾,几许茶香,设计师们围坐“谈茶”。在成都,人们称“喝茶”为“谈茶”,饮者之意并不在茶,而在乎雅聚清谈也。

在成都做设计之整合趋势的主题论坛是稍有顾虑的,林盘文化的影响以及成都人特有的闲散与安逸的性格,似乎与设计整合的话题有点格格不入。但近几年来,成都的国际化趋势的发展迅猛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在国际化及本土化之间成都设计师该何去何从,是否在发展的进程中依然坚守阵地,保留当地的设计特色?

当设计业态风起云涌之时,并购或收购之说喧嚣而上,成都业内又会给出怎样的思路?是顺应市场,厘清资本市场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还是坚守个人设计机构的艺术创造?带着这样的顾虑及问题,本刊与成都设计业界极富代表性的设计者们展开了**。

如果设计师还在基于美学的、纯设计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没有完整的企业管理经营理念,继续保持工作室的状态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要把规模做上去,必须要步入产业整合、规模整合,甚至金融整合的这条道路上来。

赵学强:我先介绍下本次论坛的嘉宾。周炯焱教授是成都学院派的领军人物,在学术方面有研究,也从未停止过实践。

以中小型设计机构为特征的设计公司在成都特别多,熊萨芒是其中的代表,现在自己单独在做,也在寻求合作。陆立新认识八年了,他一直很安静地在做专业,尤其在商业展示空间方面做了很多作品。杨隽是新锐设计师中的佼佼者。

本次论坛大家可以站在各自的立场谈谈对当下并购或收购现象的感想。请周教授先说。

周炯炎:最近行业内一直在热议并购的事,特别是梁志天设计事务所被江河创建并购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公司经营的角度,这绝对是件好事,而且现在这个行业实际上也需要规范和整合。

建筑、规划、家居行业都比较专业,唯有装饰行业较为混乱,它处在夹缝中,很尴尬。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从手工业到大企业化,最后几个品牌逐渐吃掉其他小的品牌,步入大工业发展时代,有个性的就冒出来了。这是大趋势的整合,而不是个体现象,是必然的,也是有裨益的。

梁志天设计事务所被整合后他今后的生活都能有保障了,但是我更很关注的是整合时他与江河创建是如何签的合作协议的。

赵学强:梁志天设计事务所卖掉70%的股份,算是并购、控股的形式。

周炯炎:梁志天的产业和设计做得很好,他本身的商业化特质加剧了公司商品化的进程,至于对他个人是否有益处还得看后续的发展。从设计师个人来说,我感觉是比较矛盾的,因为整合后就完全商品化了。

成都的设计行业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型设计机构?这跟成都的传统生活方式有关,它不是集团化的,而是一片树林,两户人家,旁边两亩地,再有两户人家,一个独院。因为成都从古至今战争不多,蜀山蜀地和平原围起来了,生活安定,所以很闲散,生活很舒适。

田地又不是整块的,这就形成了成都人独立而居、喜欢闲散、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在成都要把人聚集起来可能有困难,这是性格和生活习性使然。当然,今后如何发展,可能跟沿海一样会有国际化的趋势,但我觉得成都设计业态会保留中小型设计机构,而且我也建议它保留自己的地方特色,未来说不定又是另一番风景。

赵学强:成都其实也是有合作的。它倡导慢设计。

周炯炎:即便是合作也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慢”,我给的定义是,“慢”实际上不是快慢的慢,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境。通过慢可以把一切文化通过慢节奏吸收进来。

赵学强:几千年来,成都的文化都比较松散,在成都这片土地上不是碉楼,而是林盘。林盘文化是四川的特点,所以成都人天生就比较闲散。

熊萨芒:其实我们大一统过,建筑院分各个领域,比如石油、冶金,都有各自的设计院及工程公司,完成从设计到施工,属于包干制。改革开放以后的装饰公司也是如此,既做设计也做施工,慢慢地发现存在越来越多体制上的问题,大一统被打破了,有了我们这种工作室或者专业的设计公司,专门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

但是,现在又出现问题了,分工越来越细,配合出现了脱节。室内、软装、工程、材料等,如何整合,给客户最高的品质,成为当下最大的问题。所以,现在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每个人或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点,联合大家的优势就可形成一个好的集合体,带来好的产品。

整合的形态很多,像近期热议的梁志天及威尔逊公司是一种,他们的公司规模大,整合可以巩固自身在国内产业链的上层地位。小公司的整合方式也有很多种,有可能是松散型的结成联盟,联合软件公司、平面设计、品牌公司、家居公司,共同推出一个品牌。平时,可能是松散地各自经营,但是需要时可聚在一起。

对我而言,我比较喜欢这样的形式,并且我觉得在成都这个方式比较可行。像周教授说的,成都人并不是很喜欢做得那么大,喜欢保留一点自己的东西,不愿意**得太紧。这种整合就跟结婚一样,如果说两个人单独看都很强,但结合在一起可能还会出问题,需要互补。

杨隽:我个人觉得这种整合会不会是一种细分,也就是大家可以互补地整合在一起,不然的话,怎么整合?

熊萨芒:比如合伙人都做酒店设计,强项一样,合作就有问题。梁志天公司与江河创建的合作是在对方身上找自己不擅长的。

国内公司借助并购有助于打开海外渠道,走出国门;中国的建设现在这么火,海外公司进来,可以跟国内大公司一起率先占领阵地,互相取长补短,这样的整合才有意义。

陆立新:刚才熊老师所说的,整合就像结婚一样。我认为他提的整合是从经营角度出发。

我是做设计的,喜欢专注地做设计,对经营方面不会考虑太多。有一些客户找我做不是我擅长的项目,我会觉得很为难。不做的话,人际关系很难拓展,做又吃不消,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懵懵懂懂之间就想到了可能应该找一家公司进行整合,大家共同分担,目的还是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改变同质化竞争,避免大家往一个方向死磕,最终还是追求高品质的设计工程。 赵学强:我想从几个方向上去谈我的看法,第一从资本角度出发,这其实是大资本运作了。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在我看来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当某个行业被资本关注的时候,这本身意味着这个行业现在或将来一定有好的经济表现。

从个人艺术观来说,我个人的艺术生涯可以随着自然的状态就像小溪一样流淌,留到哪儿算哪儿。但是从员工和企业的发展来说又是另外一回事。梁志天通过这次整合,基本上把五年、十年以后的钱都赚回来了。

我们有榜样了,可以去尝试,至少中国设计圈出了这几件事,让我觉得我们还是有价值的人,而不是一群所谓的只知道艺术而不知道经营的人。

今天中国开始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将要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其实,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也就是工业革命初期,英国**已经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发展方针来看待。4月20号我要去纽约,受邀参加ifi会议,会议召开的目的是要把议题结果用于修改法律,以此完成美国在创意产业上的领导地位。

我们今天谈整合也好,创新也好,其实是晚欧洲很多年了,但是我们国家的发展又刚好处在这个进程,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人家说,“读史可以明镜”,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发生的这些事。

最后说到产业,设计不外乎三件事,一是发现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创造价值,而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又取决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室内设计都是被市场牵着鼻子在走,我们很少去观察,去思考未来市场需要什么,我们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今天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已经不是简单地将大的企业分成小的工作室,再由小的工作室集合为大企业,而是市场在呼唤。

江河创建之所以愿意投梁志天公司,一定是合作之后可以做更大的事。威尔逊,最早是金螳螂在谈,后来被国营的现代院收购了,为什么?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企业在资本面前是多么脆弱。

如果设计师还在基于美学的、纯设计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没有完整的企业管理经营理念,继续保持工作室的状态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要把规模做上去,必须要步入产业整合、规模整合,甚至金融整合的这条道路上来。

熊萨芒:整合的形态还是会有不同的。

周炯炎:其实我们自己也在整合,在修整上下游产业链,无意当中你被卷进去了,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件事还是比较具有**力的。但是你在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一部分东西,比如说失去了自由,关键还是看自己想要什么。

我自己本身是教书的,这是我的第一职位。公司是业余在做,但必须解决员工的生活问题,要正规化。我也有我的弱势,就是永远带着这么一帮学生在做设计,必须要适应市场,不适应就没有办法生存。

赵学强:王亥是川美78级毕业的,他们那一级出来的都是大师、匠人。王总是画家,是设计师,又是经营者,他在香港和成都之间生活,本身也是跨界人。

王亥:成都的国际化速度非常快,我们选的这个地方面对的是东大街,东大街有几个不同的综合体都是香港企业投资的,需要配套,所以我们开设了崇德里。它具有非常特殊的地域特征,属于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整合。

杨隽:大师们都在完成设计和产品的整合,我觉得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市场不景气引发了业内对人力、物力内管方面的思考,要让自己的团队或者流程更加专业化。在这个时间点大师们的做法应该说代表了一个大的趋势,是行业的风向标。

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的设计师,我觉得压力比较大,因为我们的平台、阅历都还不够,同时,设计过程也是一件比较综合的事。设计再好,没有好的甲方、平台和好的配合也是惘然。一个行业变化了,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也已经开始转变,思考哪一种方式是适合自己的,自己该干什么?

但是私下的**还觉得不够的,希望有更多的前辈可以给我们指路。

周炯炎:我希望中国的教育模式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式,在学校我们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认识到整个市场发生的变化。设计本身和设计行业这是两个概念,做设计和经营设计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必须把它分开来。

我的设计思维要独立,但是经营如果不和市场结合只会越走越远。

教育如果能够整合,我是完全赞同的,但是作为我自己的爱好,我觉得要去整合可能有点难。为什么现在我们巴不得把一线的设计师、设计公司、设计管理者,包括各种材料相关的产业全部引进教育行业?因为我觉得教育一定要整合,看看行业整合能否给教育带来一点春天,这是我最期望的。

赵学强:周教授,接下来你期望看到怎样的整合?因为教育关系到国家未来几十年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这在当下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周炯炎:第一个教育必须结合当前大的形势。首先要废除高考制度,中国是严进宽出,我觉得体制应当要宽进严出,第二,现在好多设计公司招到设计师后都很头疼,这就需要重新整合,可从大三挑选一些学生进公司,先培训,在毕业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欧洲设计趋势

复古趋势 产品设计受到80年代末期与90年代柔性科技设计语言的影响,工业设计已趋向更柔性,更具个人色彩的产品。而消费市场对具个人色彩产品的需求日殷,亦是助长此趋势的主因。再者因工业革命孕育出大量生产的新方法,新技术与新材质的运用,使得产品设计的领域更为宽广,例如,电扇的设计不再需要考虑与热源保持一定...

住宅设计趋势

一 迷失与突围。目前住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种种的迷茫与困惑。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关于 空调病 室内污染 的报道常见报端,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来自住宅本身这么多的 攻击 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生态恶化 水荒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种种的迷失和问题摆在面前,我们必须清醒,找出解决问...

2019设计趋势

varidot 点。texting 文本元素。在图形之外,有意无意的增加文本内容,这就好比把漂亮的瓶子或鲜花用旧式报纸包裹起来一般,非常特别。除了增加标志本身图形的可阅读性,更加使你的标志更有种深度的内涵。photofill 元素。直接用 来做标志的设计,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对传统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