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防洪度汛预案

发布 2023-10-12 22:05:01 阅读 3305

20**年汛期将至,为确保镇境内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县防汛指挥部及县水务局、武引局的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20**年防洪度汛预案。

一、组织机构。

各党总支、各村民委员会及场镇各单位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负责本辖区的防洪度汛抢险工作,编制好本辖区的防洪度汛抢险预案,组建防洪度汛抢险队伍,储备防洪度汛抢险器材、物资。各党总支要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实行总支主要领导亲自抓,村两委干部具体抓,层层签订防洪度汛安全责任书,做到村村有人管,社社有人负责。各驻村干部要及时深入各村指导、督促检查防洪度汛工作。

5月10日前各村要将本辖区防洪度汛预案上报镇防洪度汛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牢固树立抗大洪、防大汛的意识。

武引控灌的20个村共有支斗农渠27条,总长近90公里,小二型水库二座,山平塘、130余处,大部分渠道傍山而行,由于渠道长,塘、库、堰分散,管理难度大,如遇洪水侵袭对渠系建筑以及塘库堰和人民生命财产都将构成很大危害。因此,防洪度汛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有防大洪、抗大灾的思想准备,切实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把防洪度汛安全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万无一失。

三、建立抢险队伍,备足防洪物质。

各村民委员会及场镇各单位要组建一支抗洪抢险队伍,各党总支不低于50人,每村不低于30人,每社不低于15人,场镇各单位不低于10人,同时备足的防汛抢险物资器材(如雨衣、手电筒、编织袋等),落实好交通、通讯工具。镇武装部基干民兵连作为镇防洪应急小组,做到随叫随到,当发现危及工程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时,各级干部要在最短的时。

第1页共3页。

间内到达出事现场,组织群众施救,边处理边报告,科学合理处理突发事件,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加强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各党总支、村民委员会要在5月1日前对武引渠系及塘、库、堰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土坝是否出现沉陷、裂缝、漏水、泄洪道、放水闸、塘、库、堰的泄洪通道是否疏通,发现险情隐患要及时进行处理。汛期要落实专人对塘、库、堰水位进行监测,并按照一日一记的要求做好值班记录。水利设施所在的村社要备足抢险物质及器材,以应急处理突发险情,保证水库不溃、堤坝不垮。

小二型水库所在辖区的党总支书记为防洪抢险第一责任人,村社的武引支斗渠、农毛渠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以村委会为防洪抢险管理主体,村委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各村要加强群众教育引导,严禁在武引渠内设障取水或破堤取水,严禁擅自挖埂泄洪,严禁向渠内倾倒垃圾、废渣、土石。对破坏水利设备,阻挠工程正常进行防洪抢险的行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

五、加强河道管理,确保河道清行洪安全。

国土、村建、水利、安全部门和镇居委会要加强河道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实行部门负责制,组织开展汛前清障联合行动,按照《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5月底前坚决、彻底地清除河道行洪障碍。一是对场镇河道及排洪沟渠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清障、清淤,确保行洪畅通。二是要严格河道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和审批。

对影响河道行洪的临时设施、施工围堰、废弃料、脚手架等,要责令建设单位清除。

六、加强**,及时通报。

第2页共3页。

加强对天气预报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工作,为抗洪抢险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镇防洪度汛领导小组要及时向各党总支通报有关重大汛情,以便采取有效的应急抢险措施。

七、严肃纪律,逗硬值班。

在汛期(5月1日至9月30日),要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党总支书记的手机要24小时开通,及时收集辖区内的汛情、险情,并及时上报,各党总支要将防洪度汛值班人员、值班**上报镇人民**。

第3页共3页。

防洪度汛预案

云南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2011年防洪度汛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 金安桥工程项目部。二0一0年十月。批准 王彦宏。审核 王学鹏 编制 杨朝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 ...

防洪度汛预案

一 防汛措施。1 工程措施。项目经理部采取如下防汛安全保障措施 1 项目部制定汛期安全检查制度,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防汛领导小组,以便及时发现险情,将其扼灭在萌芽状态。2 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渡汛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3 调集机动船只进入施工现场,维护施工安全。4 做好渡汛物资及其它防汛的...

防洪度汛预案

目录。一 总则 3 1 编制目的 3 2 编制依据 3 3 编制原则 3 二 概述 3 1 工程概况 3 2 水文 气象资料 4 3 完成主要建设内容 4 三 施工期安全度汛 4 1 安全度汛 4 2 设备物资保证措施 5 3 技术保证措施 5 4 应急组织保障 5 四 应急救援措施 7 1 预防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