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卷

发布 2023-09-12 16:35:49 阅读 3581

期末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文绉绉(zhōu)狼藉(jí)诘问(jié)锐不可当(dāng)

b.噩耗(è)伧俗(cāng)愧怍(zuò)惟妙惟肖(xiāo)

c.取缔(dì)阻遏(è)镂空(lòu)巧妙绝伦(lún)

d.掳去(lǔ)瓦砾(lì)蟠龙(pán)张皇失措(cuò)

2.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锐不可当换然一新穷愁潦倒转弯抹角。

b.荡然无存惊惶失措功亏一篑记忆犹新。

c.张皇失措迥然不同骇人听闻可歌可泣。

d.无人问津各行其是根深蒂固大庭广众。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的校长很年轻,大概三十岁左右。

b.通过老师的教育,他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d.有专家指出,运动量过少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的图画。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东西。

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为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是必要的。

a.完美横贯观察b.完整横穿观察。

c.完美横贯观测d.完整横穿观测。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

c.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6.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统计数据,请为这段话写一个结束句(不超过20字)

最近,记者考察了某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条商业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个路段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多达118个,约占总数的16%。在这118个招牌中共有326个不规范字。由此看来,。

二、填空。7.挥手自兹去。

8.好峰随处改。

9.气蒸云梦泽。

10.晴川历历汉阳树。

11万物生光辉。

12.,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13.《答谢中书书》中描绘早晚景色变化的句子是:

14.《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是:

三、文言文阅读。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略无阙处(阙:通缺)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d.林寒涧肃(肃:严肃)

16.选出加点词活用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7.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襄:②虽:③奔:

疾:⑤湍:⑥良:

20.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的试题。

一)《苏州园林》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21.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写的一组词语应是()

a.布局层次映衬b.映衬布局层次。

c.布局映衬层次d.层次映衬布局。

22.说明事物应抓住特征。

选文第①段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句中“__二字,贯穿全篇,全文紧扣这两个字分项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选文第②段中的一句与最后一句照应了这一特征。

23.选文第②段可以分为两层,先说假山的堆叠。文中一句从游览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效果。

再说池沼的特点,并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评述池沼与其他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

24.选文第②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a.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

b.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

c.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都体现了设计者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

d.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自然美。

25.对“讲究假山和池沼的配合”一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有假山,有池沼,山水映衬,互相配合。

b.苏州园林中假山的堆叠注意了与竹子花木相配合,使人产生“身在山间”的实感。

c.苏州园林中的池沼与桥梁、石头、花草金鱼等景致的配合,富有自然情趣。

d.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追求对称。

26.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正确意思是()

a.假山的堆叠,是技术也是艺术。

b.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