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子间检查安全技术措施

发布 2023-09-26 00:44:33 阅读 1133

施工地点 : 立井梯子间

编制人。工区负责人。

施工单位 : 机电工区

编制日期 : 年月日。

一、概述。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我矿定于年月日对梯子间进行巡视。为保证施工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此安全技术措施,参加施工人员认真学习、签字并严格执行。

二、施工时间:

年月日至月日。

三、施工地点:

立井梯子间。

四、劳动组织:

施工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参加施工人员:机修工人、管理人。

五、准备工作及用料。

安全带3副、雨衣3身、300mm开口扳手两把,准备好长度不短于 10 米的麻绳, 检查人员每人配备对讲机一台, 每人携带一套常用工具并穿戴好防护用品。

六、检查内容及方法。

1、梯子间由防护栅栏、爬梯、托梁、固定支架、平台踏板、锚杆等主要部件构成,间距 6000mm。

2、检查的内容包括防护栅栏 u 型卡的固定情况,梯子间玻璃钢锈蚀严重的相关零部件, 各焊接部位是否开焊, 梯子间上的废弃物件, 弯曲变形及脱落的槽钢,松动的膨胀螺栓等。

3、作业人员经由井口安全通道进入梯子间,进入时需在腰间系好麻绳,另一端由井口看护人员拉好,保持绳的张力, 缓缓放绳,直到作业人员安全由安全通道出口进入梯子间,此时作业人员解下麻绳,下一名作业人员同样以此方式进入梯子间。

4、作业人员开启安全通道防护门时需系好安全带,严禁不系好安全带擅自开门。

5、作业人员作业时应该遵循由上至下,先外后里的顺序(梯子间靠近井筒中心的部分为外侧, 梯子间远离井筒中心的部分为里侧) ,即先对梯子间上部检查完毕方能对梯子间下部进行检查, 对梯子间外侧检查完毕后方能对梯子间里侧进行检查,严禁将顺序倒乱。

6、作业人员应记录检查的层数,对每一层得设施状况作详细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松动的膨胀螺栓要及时加固,对于梯子间上进行杂物**,对占时不能处理的问题如开焊、脱落的槽钢等要做详细记录,并记录问题所在的层数。

7、作业人员应该保持间距,人员间距保持在 3—5 米之间。

七、施工安全措施

1、由于井筒内光线昏暗,梯子间狭长,隐患点较多,所以检查维护的任务较重;特别是井筒存在较大风流及涌水,给检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小心谨慎,作业前认真学习本措施,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认真思考。

2、作业人员作业前要对工具、材料、防护用品作认真检查,包括:安全带必须为新安全带,并且牢固无任何断裂、开线等不安全因素;防滑靴要完好,防滑靴底部跟齿磨损不严重,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滑效果;腰带要系紧,不能滑扣、脱落;矿灯必须充满电;戴好安全帽,安全帽带要系紧,防止被风吹脱落;各类工具必须生根,工具需装在工具包内(防止行进时工具掉落) ;穿戴好工作衣、雨衣;进入梯子间时所用的麻绳必须完好, 无腐蚀、 霉变情况; 对讲机要充满电, 其中一台作为备用。

3、井口及井底要有专人进行看护,井底看护人员不允许进入风井底,并且严禁他人进入风井底,井口看护人员不得擅自打开安全通道出口门。

4、作业人员在梯子间行进时要先对前方地点进行检查后方可往前行进, 并且行进时要做到小心谨慎, 对积水较多的地段要加倍小心, 防止滑倒跌伤;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要携带好,严禁脱落;行进在下方的人员要随时小心上方的人员掉落物品,以免被砸伤。

5、作业人员作业前要吃饱喝好,精神饱满,严禁身体状况不佳和有隐藏疾病的人员作业,施工负责人要对每一个人进行检查并确认,对每个人的安全负责。

6、作业时,如果需要检修的地点位置不容易到达,或者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宜继续行进,要果断放弃,对存在隐患的地点做记录

7、井口及井底看护人员要与作业人员保持通话畅通,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要立即报告施工负责人。

8、作业人员作业时易慢不易快,发现身体不适或者梯子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适宜继续行进,要果断原路返回上井。

9、开启井口安全通道安全门时要严格按照技术措施中的步骤进行操作,并将开启后的安全门抵牢,防止意外关闭,夹住作业人员。

10、高空作业的相关规定:

1) 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高度近视、手脚残疾等不适合高空作业病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2) 登高作业前,应先认真检查所使用的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 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3)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人人佩带合格的保险带,穿防滑鞋,戴安全帽,保险带要高挂低用,并拴在结实牢固可靠的物件上,不能拴在有尖锐棱角的物体上,保险带的拴挂应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工作。

4) 高空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具要用小绳拴在手腕上,佩带的工具要存放在工具包内,以免坠下伤人。

5) 传递物件时应用吊绳,严禁上下抛掷工具和器材。

6) 工作人员进入高空作业区域时,必须先系好保险带,拴好保险绳,在保险带允许范围内再进行攀扶行走,交替移动保险带行走至工作位置,然后再检查保险带确实拴好系牢,无问题后方可作业,最后再开始工作。作业完毕需撤离时,也必须按同样方法撤离到安全地点。

11、防止坠物伤人的相关要求:

1)作业人员应小心谨慎,严防物体坠落。

2)作业人员除了本措施规定的相关材料工具外,严禁携带其它不相关的东西(如钥匙)。

3)当进行梯子间检修工作时,井底看护人员要在井底值守, 严禁无关人员朝井底危险区域行去。

4)作业人员应携带一个完好的工具袋,用以携带材料及相应小工具;并且工具袋要牢固无破损。

5)作业人员在梯子间上作业时,严禁随意踢动梯子间上的杂物(如淤泥,废弃的塑料袋等)掉入井筒,应将杂物收集起来,带至地面。

12、紧急情况应急处理步骤:

1)一旦出现人员跌伤、砸伤或者其他紧急事件时,其余未受伤作业人员要立即通知井口及井底看护人员, 看护人员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调度室及相关领导,救护队员要及时赶往井口或井底。

2)如若发生的地点靠近井口,则要派救护队员从井口进入梯子间迎接受伤人员,待确认受伤人员能够安全移动后,将受伤人员抬至井口并出井筒进行下一步的救治;如若发生的地点靠近井底,则要派救护队员从井底立即进入梯子间迎接受伤人员, 待确认受伤人员能够安全移动后,将受伤人员抬至井底并出井筒,经由副井升井至地面进行下一步的救治。

3)视受伤情况,作业人员要做好自救互救,并在作业前学习自救互救的常识,迅速判定是否需要马上升井,若果受伤人员可以安全移动,则其余未受伤作业人员要根据事故地点判定撤离方向。

4)地面人员要及时准备好救治器材及工具,对受伤人员上井后立即进行救治。

13.所有参与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此措施并签字。

措施学习人员。

梯子间巡视检查安全措施

梯子间是我矿井下通往地面的一个安全通道,根据 煤矿安全规程 第十九条规定,及上级公司通知的要求。我矿对梯子间进行了巡视检查,为保证此项工作安全有序地完成,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一 巡视检查时间 年 月 日8点班。二 安全负责人 三 组织分工 1 井上下信号工各一名 井口 井底 2 巡视检查人员3名 机...

中 下斜井放空检查安全技术措施

在正式检查前,必须按照深圳登山协会专业人员要求的规范 标准动作示范 示范时必须整齐穿戴装备 下井人员必须掌握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以及器材的正确使用。2.4检查过程中。1 在整个斜井检查过程中,除了保护员和当时参加下井人员外,任何人不得靠近作业区。2 参加斜井检查人员在进入作业区前必须装备好 包括安全带...

检查副井罐道绳安全技术措施

一 施工地点 副井口。二 施工内容 检查罐道绳。三 施工负责人 慎永州 四 施工过程 依据 煤矿安全规程 第三百九十条之规定,特制定措施如下 1 施工前必须通知绞车司机 井口信号工 井底信号工,保证井口 井底周围五米内不得有人。2 施工前必须清理井口 井架上的浮煤及杂物,以防不慎落物伤人,尤其是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