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考试试卷

发布 2023-08-05 06:05:30 阅读 9158

《安全用电基础》 10机是电焊班。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 )

1、触电伤害主要分为和两种。

2、我国的安全电压多采用和 。

3、触电急救的方法。

4、设备在运行中和对设备安全影响很大。

5、电动机常用的保护措施有和。

6、一般导线截面的选择要求是和。

7和是防止人体过分接近带电体而造成触电事故的安全措施。

8、电气设备上作业时为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有。

9、 接地体可分为和。

10、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 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一般来说,家庭电路中的各用电器之间都是联的( 选填 “并联”或“串联”),同时使用的用电器越多,干路中的电流越 。

家庭消耗的电能是用___表来测量的。

11、如图6所示,甲图是三孔插座图,图中孔是接地的,图乙是教材中的插图,它是的警示标志,甲图6 乙

一、 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人体电阻通常是10~100k之间。

2、男性比女性容易触电。

3、触电主要有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形式。

4、处理故障电容器时,应在断开电容器的开关,电容器组经过放电之后进行。

5、绝缘性能包括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热性能、吸潮性能、化学稳定性。(

6、在进行急救时,送入医院的途中,可以停止抢救。

7、人工呼吸法中,吹气次数以每分钟16~20次为宜。

8、在进行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时,一般做15次胸外心脏挤压,做2次人工呼吸。(

9、电气设备一般分为供电设备、用电设备及电气线路。

10、隔离开关有灭弧装置,具有很好的切断能力。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列不属于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的是( )

a、体电阻、流强度b、电压高低、电流频率

c、电流途径、电流持续时间 d、人的性格。

2、开关控制器应装在( )

a、火线 b、零线 c、保护线 d、以上都可以。

3、正常对人体能承受的最大安全电流为( )

a、5ma b、15ma c、20ma d、30ma

4、发现有人触电后,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赶快把触电人拉离电源b.赶快去叫医护人员来处理。

c.赶快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棒将电线挑开 d.赶快用剪刀剪断电源线。

5、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b.雷雨天不能躲在大树下避雨

c.不能将湿衣服晾在电线上 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6、关于家庭电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衣机使用三孔插座能防止人触电。

b.电灯的开关装再火线或零线上都可以。

c.使用测电笔可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d.保险丝被烧断,可能是电路中使用了大功率用电器或出现了短路故障。

7、用电安全是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常识。图3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8、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的四盏螺丝口白炽灯的安装图,其中正确的是( )

10、图①中接线有几处错误? (

a 1 b 2 c 3 d 4

11、电和跟我们关系十分密切,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它。有了电,能实现生产自动化,能提高生活质量。但如果不注意安全用电,就会造成触电危险,象图8甲、乙两种情。

况都是洗衣机漏电,发生触电事故的是 ,原因是 。

图812、在安全标志色中,红色标志为( )

a 禁止、停止和消防 b 注意危险 c 强制执行 d 安全无事。

四、综合题(第1题10分,第2题14分;共24分。

1.将图中各元件正确接入电路,其中开关只控制电灯,三孔插座带保险盒。

2、使用家用电器时,应该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安全生产考试试卷

a 主管领导未接受不放过b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c 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 d 防止责任事故发生的措施不落实不放过e 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5 企业应当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a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b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c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

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试卷

部门姓名总分 一 单项选择题 共10题 每题3分共30分 1 全国安全生产月是每年的 a 5月份 b 6月份 c 7月份。2 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少于24小时,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新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 a 36小时 b 48小时 c 42小时。3 呼吸性粉尘是指粒径在 以下,能进入...

安全生产常识考试试卷

部门姓名评分评卷人。一 填空 每题3分 1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应设人。2 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进行一次体格检查,经以上医院鉴定,患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疾病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3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带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4 安全带应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