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排灌用电安全管理

发布 2023-08-03 11:34:16 阅读 1187

长期以来,农村排灌用电因季节性强、时间短、地点不固定、用电设备质量差,以及短时间大面积低压农村排灌用电不但造成装表收费难、电能量损失大,而且违章用电严重,安全隐患多,用电纠纷不断,人身伤害事故频频发生等特点,不但给供电企业的经营和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而且因用电不规范极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和设备损坏事故,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诸多威胁。笔者现结合分析农村排灌用电制约因素,就强化农村排灌用电安全管理谈几点粗浅认识。

1影响农村排灌用电安全的制约因素。

1.1农村安全用电意识淡薄与知识缺乏。

由于农民缺乏相应的电气安全知识,对安全用电意识淡薄,在购买用电设施时往往以“便宜”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购买使用“假冒”与“伪劣”的产品。一些人甚至使用破旧的**线替代电线,接头处简单的用透明胶带、食品袋缠裹,更有甚者不作任何保护处理随意扔在地上,极易引发短路、过负荷、漏电等。这种因用电意识淡薄、缺乏用电常识的现象,最容易滋生事故,特别是触电事故,从近年来农村地区人身触电**案例统计分析情况来看,因使用不合格电气设备造成的人身触电**案例占首位。

1.2私拉乱接现象严重。

每到夏季农忙时期,排灌用电相当频繁,造成了临时用电点多、线长、面广,特别是在抗旱时期,有的农民利用家用小型抽水泵不分昼夜在田间地头抽水,没有固定的地点和时间,一般采取的是就近挂钩搭火用电,私拉乱接现象严重。而这种临时性用电,大多使用的电线、插座、水泵等基本不合格,绝缘性能差,很少安装保护装置,往往容易由于用电设备漏电造成整个台区跳闸停电,不但造成电能量损失,影响到正常的用电秩序,更容易引发人身事故。

1.3农村自有产权设备隐患多。

由于部分没有改造的农业排灌专用线路有的是多年前群众集资架设的,年久失修,存在着高度不够、线路老化、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农忙季节,农民急需用电,有的既不到供电所申请用电,也不对线路设备检查维护,强行接电。加上部分供电所员工产权意识不强,在没签订用电协议、明确产权关系和维护管理责任,也未对线路设备进行检验的情况下给予通电,为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

1.4线路架设标准低。

农村排灌因为属于季节性使用,电力线路与设备因缺少必须的日常维护,加之缺乏合理保管与常年重复使用,部分线路与设备发生损坏。有的新建线路,为了节省投资,因而自行降低了线路架设标准,购置廉价产品,质量不符合安全要求,难以满足用电负荷需求,给排灌用电安全带来隐患。

1.5电力设施破坏与盗窃严重。

一些地方由于盲目施工作业,如在电杆基础处取土、破坏拉线等,极易造成倒杆事故,不仅造成了电力设施的损坏,还对人身安全形成了威胁。同时,农村排灌缺少专人看管,一些不法之徒唯利是图,盗窃电力设施,影响到正常的用电。有的排灌线路被盗后,农民无钱架设,利用老旧线路临时架设用电。

2农村排灌用电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做好“宣”字文章,在增强农村安全用电意识上下功夫。

不少农民对安全用电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思想上的麻痹,行为上的盲目,是造成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为此,要加大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安全用电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一是要针对性地制订宣传方案,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派发宣传单、张贴海报、出动宣传车、**安全用电宣传影片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安全用电常识、触电事故防范措施、触电紧急救护常识、电力法律法规和电力设施保护等知识。

二是要在村组建立安全用电管理组织,协助开展好安全用电宣传教育工作,在人员密集和主要地点开辟安全用电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标语,用**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说日常用电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三是要在排灌用电高峰期,供电所要组织服务队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手把手”教如何安全使用设备,帮助农民解决用电过程中的疑问难题。

2.2做好“管”字文章,在消除电力设施威胁上下功夫。

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管理,做好线路管理、业扩报装、用电服务等工作,开展好季节性用电普查,建立相应季节性用电档案;另一方面要抓好农村安全用电常态化管理,当好农民安全用电的“保护伞”,切实做到内外“两手抓、两手硬”。一是要方便农村季节性排灌用电申请报装,要专门制订相应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建立“快速通道”,简化用电申请审批程序,将农村临时性用电审批权下放到基层供电所,缩短用电报装流程,减少审批时间。二是要加强临时用电管理,提高农民安全用电意识,要求临时用电客户严格履行临时用电办理手续,签订临时供用电安全协议,明确双方供用电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告知客户临时用电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三是要明确产权关系,加强农村排灌用电管理,严格按照产权分界点进行抄表、收费、服务管理,对属于村集体、个体等的排灌设备,要主动上门服务,为其排忧解难;四是要进一步深化供电所专业化管理,要落实管理责任,防止出现管理空当,严格落实农村用电营业抄核收分离制度,切实杜绝包村管理现象。

2.3做好“查”字文章,在强化用电管理上下功夫。

三高”季节,农村大量排灌用电设备的投入,部分不合格的线路、设备必然会造成安全隐患,挂钩搭火、违章用电、不正确操作和自我保护意识差将会造成安全事故,农村用电事故也大多发生在这个季节。供电企业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好安全用电的“配套工作”,确保既用电又安全。一是供电所要定期开展“特巡”工作,对农村排灌线路设备“把脉问诊”,及时掌握线路设备运行状态,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提高供电可靠性。

二是在农忙前期,要组织专人对农村排灌线路设备进行拉网式巡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确保农业排灌用电安全。三是要加强对配电设备、线路巡视,发现违章用电及时制止,对无表用电或窃电的严厉查处。四是要加大对供电服务和行风建设的稽查力度,要对抗旱保电期间的服务行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对投诉举报的违规行为要严格按有关规定调查处理。

五是加强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管理,农忙季节最好派专人“一对一”服务,每天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进行一次检测,确保农忙季节农民的用电安全。

2.4做好“联”字文章,在保障电网健康运行上下功夫。

做好农村高温季节抗旱工作,是**关心群众的“民心工程”。在农排安全用电上供电企业要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全面加强对非农电产权线路设备的监管。要及时与当地**紧密联系,召集各乡镇、村组召开农村安全用电专题会,层层签订农村安全用电责任书,将农村安全用电由供电企业单一的责任上升为社会共同的责任。

同时,针对乡村偏僻地区排灌线路设施被盗现象严重问题,建立“公安—供电企业—村组”**联防体系,成立专门打击破坏电力设施组织机构,加大对危害电力设施的打击力度。与当地废品收购站签订非法收购电力器材告知书,动员乡村发挥群众联防力量,建立排灌线路、设备巡查制度,确保排灌线路、设备安全。

农村安全用电管理新解

随着农网改造的全面结束和低压电网的延伸,在给人们带来了生活和经济实惠的同时,农村安全用电管理也呈现出不容乐观的态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广大农村安全用电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日渐显露。问题农网改造后的设备损坏更新问题。一是在一期农网改造中使用的不合格的易损设备有相当一部分已严重危及安全或失灵,相当一部分配电...

农村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1 各县 市 支公司下属供电所用电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安全规程 低压技术规程 和 农村安全用电条例 及时消除事故隐患。2 切实做好农村安全用电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安全用电常识和触电急救法,总结宣传农村季节性事故规律及防范措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

《农村安全用电》教案

2 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1 缺乏安全用电常识。首先要了解什么东西导电?金属 人体 大地 潮湿的抹布或潮湿的木棒等都可导电,不能用它们直接去碰带电的物体。2 不了解安全电压。我国专家认为,触电时间在1秒钟以内时,50ma以下的电流不致引起生命危险 触电时间在1秒钟以上时,无生命危险的电流在30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