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三八书香征文

发布 2023-07-12 08:38:52 阅读 3186

【篇一】

在我家老宅的屋后,有一颗格外粗壮的大槐树,根深枝茂。每到夏天,绿阴如盖。前人说:

“门前明净无遮蔽,宅后偏宜绿树浓”。但每当风尘仆仆的我沐浴着清明的细雨,静静地注视着湛蓝色苍穹下的老宅,往事如同天际翻滚的云翳涌上心头,我突然间明白,家风为风,书香为水,是家族文化经过岁月洗礼之后所形成的磁场,是对每代人精神世界源源不断的滋养。

我的爷爷和奶奶一直生活在山西西北部的一个小村庄,他们和大部分农民一样关心一家老少,三餐四季,五谷收成,但除此之外,在农务劳作的间隙里,爷爷总是会捧着书本废寝忘食地阅读,起初乡邻还取笑他:“大伯,您这么用功是打算考个状元不成?”爷爷只是笑笑不说话。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北方的冬天特别冷,大雪一下就是一夜,掩盖住了世间所有的喧闹和繁华。而就在这寂寥冷清的季节里,奶奶家总是会聚集着很多乡邻们来听爷爷讲故事,炕上坐满了,人们就站在地下,地下也站满了,人们就冒着严寒趴在窗口听。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从山海经到西厢记,从王侯将相到江湖侠士,从权谋宫斗到凄美爱情,人们就是这样聚精会神地听着,哪怕风已经钻进衣领,哪怕雪已经没过脚面。

爷爷就是用这种方式,在一个个冷的近乎绝望的冬天里打开了蜷缩在这个萧条季节里的人们瞩望春天的心扉,点燃了北方这个闭塞落后村庄里的人们对于大千世界的好奇。

后来有一个人曾来看望爷爷奶奶,因为时隔太久爷爷并没有认出他来,他说:“大伯,我是从小听您讲故事的明诚啊,当兵太苦了,但每当我想回家的时候总会想起您讲的孟母断机杼的故事,于是就打消了半途而废的念头,谢谢大伯啊,您的故事让我坚持下来,我现在已经转业分配了。”原来爷爷在农忙时节挤出来的读书光阴,经过反复消化提炼后变成了琼浆,在荒凉的冬日里浇灌着整个村庄的精神世界。

而我并没有像明诚一样幸运,我似乎从没有听过爷爷讲故事,或许我听过却早已忘了。关于爷爷的印象是那样的模糊,我只记得他和所有老人一样有着佝偻的脊背和花白的胡子,只是他略微浑浊的眼睛里总藏着一种洞穿世事的深邃。爷爷过世那年我仅四岁,我依稀记得自己穿着肥大的孝衣跟着大人们一起跪在灵柩前,空气里弥漫着纸钱燃烧的味道,那味道和沉重厚实的棺木,凄婉动人的哀乐以及耳边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呜咽声一起,构成了我对于那场匆忙告别的全部记忆。

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贴近面对死亡,从那以后在童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小心翼翼地回避着与爷爷有关的一切,这种回避**于对血脉亲情的不舍,对生离死别的无奈。以及久久地盘旋于脑海中却从未说出口的那句:“为什么你不能把故事讲完了再走?

”,所以在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单薄的认知中,尽管知道爷爷很了不起,即便他的故事引人入胜,可以抵御严寒,可以融化冰雪,可以在天泽物德都丧失生机的冬天里让人们的精神焕然一新,却也还是无法抵抗死亡。

爷爷去世后留给我的是奶奶的全部。奶奶坚定从容的品质就像天空中的启明星一样永久地闪耀在我灵魂里,清晰明亮。还记得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冬夜,还在上小学的我在灯下写着寒假作业,奶奶在把家务收拾停当后便坐在了写字台的对面,我写着写着抬起头,看见奶奶的目光落在我的作业本上,她的眼睛里闪着光。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人的眼睛里有光,我明白奶奶眼睛里的光芒是她发自内心的对于知识的崇敬,所以我对她说:“奶奶,我可以教你写字。”奶奶说:

“真的可以吗?要是学会写字那我这辈子就圆满了。”我说:

“那我以后每天都教你写两个字。”就这样,每天写完作业后我都会教她写两个字。当年,奶奶已年近八旬,手也不再灵巧,握笔的姿势有些僵硬,但是她写字时那端正挺立的脊背,闪闪发光的眼神,周身洋溢的虔诚,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就这样一天、二天、一年、二年,在奶奶去世后,当我整理她遗物的时看到在奶奶家柜子的玻璃板下面压着我教她写字的几张稿纸,那字迹尽管笔体僵硬,但是大小匀称,每行都很工整。所以后来在工作上,每当我遇到不熟悉的知识想要得过且过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几张稿纸,想起奶奶当年学习写字时严肃认真的神情。

如今,院子里的花儿开了又谢,屋后的大树青了又黄,时光带走了爷爷奶奶,而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只是和爷爷当年一样,我也时常将自己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所以我也体会到了黛玉葬花的伤心,领会了诸葛亮空城计的用意,感受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坎坷,理解了豹子头林冲上梁山的无奈。

和奶奶当年一样,我也一词一句地学习英语和日语,所以我在狄更斯的《双城记》里感受到了欧洲社会底层人民对于统治阶级压迫的痛恨,在川端康成的《雪国》里欣赏到了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在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里领悟了生活与艺术的矛盾,在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思考了金钱与梦想的终极意义。我顿时明白,爷爷的故事也许并不能抵抗时间,但他的精神早已穿透岁月,也许奶奶的生命并不能超越光阴,但她的品质早已烙印在我心间。书上说:

“对一个人最好的纪念,莫过于活成他的样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并没有与他们在时光里渐行渐远,而是与他们一直在精神的世界里不断重逢。

当我再次推开祖宅的大门,将墙上的蛛丝拂去,将地上的尘土清扫,将一切都还原成他们在时的样子,我用这种方式向过去的岁月致意,向故去的亲人献礼,向培养我人格和思想的家风致以最衷心的感激。在时间面前,任何物质和生命都终将解体,而爷爷奶奶的精神和品质所铸就的家风家教,伴随着书香一起,融进我的血脉骨髓里,代代不忘,生生不息。

篇二】我童年最初的记忆是从书开始的……当我还懵懂无知的时候,爸爸就坐在床头给我讲《童话故事》,那七个善良的可爱的小矮人,有魔力的红舞鞋,在花蕊里蹁跹起舞的拇指姑娘,守护着玫瑰花的小王子……那些文字鲜活且迫不及待地降临到我的世界。它们是一个个淘气的小天使,指引着我认真地与花接吻,与鸟共鸣,与人玩耍,我被这美好的感觉滋养着,深深地吸引着。爸爸托着我的小手抚摸着一本本神奇的书告诉我,等到我上学了,学会写字母,拼读音节后,就可以随着心境选择自己要读的书,就像串门,可以去拜谒温文尔雅的学者或心怀天下的英雄,去看世界之大,感触天地之大美。

于是,我盼望上学,盼望早日拿到金钥匙,打开那个属于我和书的神奇天地。慢慢地,我长大了,从听书到读书,为文字和字母的魅力所风魔,开始和书一起旅行,无尽的书籍世界川流不息,带着我回首历史长河,触摸时代脉搏,照亮广阔未来。李白与我对酌,徐霞客同我旅行,苏东坡为我画眉。

从童话、神话,摸索着走向莎士比亚和雨果,走向开普勒和爱因斯坦,走向那个广袤无边、气象万千的世界。有时候是世间旅行,魏晋风流、文艺复兴,我和古人坐而论道;有时候是地理的旅行,山海奇怪,奇花异卉,我和自然席地而眠;有时候甚至是梦想、理想、幻想的旅行,那种令人神往的幸福和怅惘,那种不可言说的美妙和斑斓。我时时刻刻都在等待新的召唤和复苏,就像我时时刻刻都在遇见新的可能性,未知性,新的自己。

昨天的花园、教堂或者原始森林,今天或明天也许会变成一座小小的安静的禅音袅袅的庙宇,一片无垠的幽蓝的星空……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盈着爱的世界,感受不到自己的笨拙和迷茫。这是初恋的初恋,比世上的一切都更质朴。

总结 三八书香征文

篇一 总有一个人,默默将我们支撑 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母亲是个地道的农家女,出生在邹平县韩店乡颜桥村。是外公外婆六个孩子中的老大,也是姊妹六个当中唯一没能上学的一个,母亲很小就辍学在家,和外公外婆一起撑起了这个大家庭。生在那个年代,母亲吃了不少苦,和外公外婆一...

总结 三八书香征文

篇一 深居陋室,书房虽小却半壁皆橱。除了一张书桌两个板凳,两个大大的书橱占满了空间。喜欢书,喜欢于沉寂的夜晚拥书而坐,静静地细读那几经作者选择 过滤和心灵的火花撞击过的文字,让那文辞里积淀着人生哲理的语句流经苍白的心田,悄然渗入心底。喜欢一种深沉的书卷气但自己却没有,只是从心底里如饥似渴地追求着一种...

2019书香三八征文五

万家灯火,家风各有千秋。而我笃信地认为 阅读就是最好的家风。书香家庭,满怀书生意气,乐哉!书香国家,抒写华丽篇章,壮哉!题记。十里春风,万物萌生。在这个春意融融的春天里,全家总动员,捧一本书,带着孩子一起出发,漫步于妩媚多情的龙子湖畔,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家三口放声阅读,迷醉于芳草书香,给精神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