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发布 2019-08-10 14:52:37 阅读 4862

古诗美内敛,教学绽光华。

—古诗文教学之我见。

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新大纲明确地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古诗文。

如何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呢?多年来,我校语文组教师致力于探索古诗教学的模式,探索古诗的学法指导,通过深入研究与教学实践,我校语文教师对古诗教学有了深切体会。我们认为:

古诗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终生受益。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尝试用“自主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具体就是读——解——赏——用这四个环节。

1、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读用。

新课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因此,学习古诗文首先要求学生读、记。

1)初读课文(读通) 现在我校多**已经开设了班班通,对教学有很大帮助。在古诗文教学这块上,可直接打开网络**录音范读。首先要求学生听范读,再利用工具书正字正音,接着跟读、自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范读、正字正音、自读读一般控制在5分钟之内。

(2)导读课文(读顺) 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后,教师要结合范读和抽读引导学生读课文。因为此时学生还不能具体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学生是跟着范读和语感来断句和感悟节奏。这时,教师要指点学生读课下注释,为的就是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如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年少万兜鍪”一句,“万兜鍪”的意思如果不看注解,学生基本是搞不懂的;又如李清照的《渔家傲》中“星河欲转千帆舞”的“星河欲转”也要通过注释来理解。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读。

(3)再读课文内容(读用) 这和后面的用有区别,这里就是对古诗文最直接最简单的运用。这一环节可采用问答方式进行,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这里的用单纯针对文本内容,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很简单:

你说上句,他接下句;你说颈联,他马上说出第三联;教师用课下注释来问,他能答出内容就够了。学生一般是半看半背的,你不能强求他这时背,毕竟学生才接触文本不久。这里的用就是要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要学生熟悉文本内容。

二、解读文本这是对课文的进一步分析,教师要对课文中有关作家作品、文体特征、创作背景等内容作简单的介绍,然后让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

首先,简介作家作品、文体特征、创作背景等内容。这里一定要注意一个“简”字,就是简单明了易记。你像记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太白集》,与杜甫并称“李杜”或“老李杜”;又如识记韩愈:韩愈,字退之,唐朝,提倡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昌黎先生集》。背景介绍结合诗句,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让学生读,读文本,读注释,教师引导“作者写此诗高不高兴?

”“哪一句中哪一个字看出他不高兴?”这时再强调“左迁”二字,然后解析诗题,介绍背景,有利于学生感悟作者情感。

其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文本解读要求忠实于教材,对于课下相关注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从最近几年的期末考、中考对古诗文的考查来看都是对文本简单精确的分析,对学生基础的考查。

如2023年中考第10题:阅读《采薇》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答下列问题。(1) 《采薇》选自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 (体裁)(2分)。

2) 两首诗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请分别结合诗的第四联简要分析(4分)。12题(1)-(8)全是直接默写,(9) “古人常用‘草’写春之‘早’,如韩愈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又如白居易的‘ ’钱塘湖春行》)。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出题者的意图:

他不是要考倒学生,而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

三、赏析文本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师应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去感知古诗文的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词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教学的目的。

比如我在教学《行路难》中结合学生面临中考的心里,让他们感悟到了李白“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的彷徨苦闷,以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赏析李煜《虞美人》时学生感叹:“问我中考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此基础上,学生也更深体会到了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哀,加深了对文本的赏析!

四、熟练的运用古诗文教学在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当然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考试中拿分:“能得分才是硬道理!

”学生要拿分就必须学会熟练运用。我很赞同“死去活来”这一说法,我觉得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先“死”:死记文本内容、死记需要用到的注解、死记老师的相关讲解,“死”到形成条件反射,“死”到一说诗题,马上作者、文学常识、内容、情感张嘴就来,那这时学生就“活”了。

正如好多小孩能正确区分赛文奥特曼、雷欧奥特曼、艾斯奥特曼等等,就是因为他已经“死”到了形成条件反射。我觉得初中古诗文教学也应该如此,让学生在“死”中复活,将知识烂熟于胸,从而运用自如!

古诗文犹如璀璨的明珠,我们语文老师的职责就是让她光耀千里,我相信对古诗文教学模式的**会使我们更好地找到学习和吸收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效果,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传统文化之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尤其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大致可以从科学技艺层面和伦理价值层面两方面来加以概述。从科学技艺层面看,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饮食文化...

关于传统文化的征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学生们从小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诸多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传统文化作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不知于何时,你幽然出现 不知于何处,你开始熠熠发光。从历史的深远处走来,带着先哲们的不朽之作,轻轻地靠近了我,不得不说是精灵。也许是在远古,或许是在更远的时代,...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

因高龄未能与会的国学大师 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日前通过录像向国际道德经论坛表示祝贺,他说中华文化渊远流长,而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和谐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伟大礼物。季羡林认为,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释。唐朝时讲儒释道 三教 那个时候儒家也算一种宗教。中国文化要从宗教来讲,就是儒释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