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思考

发布 2019-05-08 10:49:37 阅读 1871

曾隆秋。本人从事职业学校教育已经快30年时间,根据近几年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来看,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现状确实是令人忧虑,影响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原因大多主要是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内部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自身因素及家庭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现状。

(一)、学生的生源自身原因。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接受中等教育的生源在向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分流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成绩好的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会想尽办法上重点高中,一般成绩的上普通高中,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学业成绩不是很好甚至很差的,这类学生的道德现状令人忧虑。

二)信仰缺失,漠视传统美德,缺乏社会责任感。

在当今社会的过程中,各种现象的发生而政治环境又比较宽松的情况下,信仰危机亦显现在学生中,出现了一些玩世不恭、言行不一的不良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正已修身做人先哲佳话,他们漠然视之,一些学生把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归结为封建遗毒和**主义。这不但是对传统的巨大误解,而且是对现代化的巨大误解。

一些学生受到利己主义的影响,导致了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对讲理想、讲道德、学先进人物做好人好事不感兴趣,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弊端,缺乏正确的分析,甚至怀疑或否定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的现实生命力。据有关资料的道德问卷调查发现,一所职业学校617份答卷中,在“你信仰什么”的回答中,在“共产主义”、“上帝和神灵”、“没有信仰”、“其它”四个选项中选择“共产主义”的只占12.

3%。在对如果你在马路上碰到一位被别人的车撞伤的老人,你会怎样做?的问题回答中80%的人认为“躲远点”;20%的人选择“打**叫救护车”,而没有1人选择“亲自送老人到医院”。

让学生采取换位思维的方式来选择:假如受伤的是你家的老人,你希望不希望他人救助?则100%回答:

“希望他人救助”。由此可见一些不良思潮对学生信仰的冲击。一切为自己,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象很严重,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只重视个人理想、轻视社会理想;重视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重视自我责任,轻视社会责任。

(三)、价值观念功利化,过分强调自我

功利主义在一些青年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重视技术轻视人文科学,重知识才能轻视道德品质。很多学生把诸如“为国家作贡献”、“增强事业责任心”等排除在自己的学习动力以外,现实、利己主义倾向比较明显,认为学习技术可以为自己带来金钱实惠。个人价值的实现,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

更有甚者,个别学生在家中是皇帝,以自我为中心,政治观念模糊,重“功利价值”轻“精神价值”把实现“自我”当成了目标,为实现自我价值而要求摆脱一切约束和规范,不知不觉中由自我实现的渡口陷到了自私封闭、唯利是图的泥潭,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

(四)、迷恋网络,不思进取

一些学生上网成瘾,成天泡在网吧荒废学业。同样是上面所说的职业学校对学生上网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联合调查,下发问卷494份,上网学生为403份,迷恋聊天、游戏、**娱乐的占到了98%。他们热衷在网上聊天、打游戏、交网友、网恋,有的甚至搜索、浏览一些色情、暴力信息。

据统计,全校补考的194人中,有163人是因为沉溺于电脑和网络而不能自拔造成的,占了补考人数的84 %。

二、影响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各方面因素。

学校德育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它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其外部影响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社会因素、学校内部问题和学生自身因素及家庭影响。

(一)、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

1、随着社会走向多元化,信息流通媒介和文化传播手段的日益先进,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不可避免渗入到校园。腐败、堕落、贪图金钱和追求享乐的现象越严重,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另外,党内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负作用。

这些丑恶现象直接影响了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思想极不稳定,同时易产生逆反心理,加上迷恋网络,对家长、教师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他们用自己的观点去审视社会时,往往不能区分善恶对错,从而走上社会的对立面。

2、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认识不足、看不起的态度,存在没考上普通高中没有学上才上职业学校的看法;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偏见,部分学生及家长认为接受高等的正规教育只有上普通高等学校,而高等职业教育是“非正规的次等教育”,从而使学生和学生家长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产生某种低人一等的不良思想情绪。

3、社会用人机制引发的一些不良效果。由于我国对个人的道德评价不明确,导致用人单位无法把握人的道德品质,聘用的不是“人”,而是专业技能。人才市场发育不健全,社会上重文凭、轻知识,重技能、轻品德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

使一些学生产生一种错觉,学与不学无所谓,有德无德更无所谓。

(二)、学校德育工作内部存在的问题。

1、有些职业学校本身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职业学校招生困难,对学生入校要求本来就低,一些学校只注重了招生、职业定位和专业的建设,忽视德育在各学科教学环节的渗透,忽视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力度,实效性和针对性比较薄弱。不重视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的培养,德育往往停留在空洞的口头说教下,脱离实际,使德育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2、德育形式枯燥空洞,德育课程未能注重贴近学生思想道德实际。德育教材没有同社会发展相关的适应性与超越性,教育形式上忽视了德育教育和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有机联系。教学方法陈旧照本宣科,教学手段落后,板着面孔你讲我听,缺乏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毫无生动性可言,难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据调查,在政治考试中,就有学生在回答我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这一问题时,不会回答“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回答的则是自己想当然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就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错误言行不能把握和纠正引导,缺乏对青年学生成长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指导。

3、部分教师的自身素质不高,对其自身言行的道德示范作用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只教书不育人。个别教师还在课堂上发表与德育目标不符的观点和言论,发泄个人的不满情绪,有的还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自身的坏习惯带到课堂上来。给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

4、德育评价方式问题。

目前, 中国各类学校的德育评价模式主要是教师写评语与考试。这些方式的消极作用很明显。另外一些学生则对教师评语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

(三)、学生自身因素及家庭的影响。

1、一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从而对学习丧失了兴趣,他们逆反心理强,是非辨别能力低,身心均处于发育阶段,是非、美丑、好坏面前的判断能力较差,且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对所有信息来者不拒,全部接受,因而造成部分青少年的整日昏昏然而无所事事,追求享乐,盲目崇拜,或步入人生误区。

2、家庭教育的缺陷。在职业学校学生家庭中,单亲家庭的比例、父母亲双下岗的比例和农村生、特困生的比例要明显高于普通中学学生家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父母亲在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生活态度和教养方式所存在的缺陷,学生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教育。

三、加强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要正确认识学校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要培养思想道德、职业能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其中德育决定教育的方向和任务,是起主导作用的,德育处于首要地位。然而,学校所教育的价值体系与现实生活中的伦理价值有差别,社会现实与学生在校内学习到的德育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甚至会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抵消作用,破坏力极大。面对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教育者应当积极发现并利用好社会的正面影响,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要去培养所需人才。

教师要克服那种认为职业学校教育就是单纯进行专业知识、劳动技能教育的偏差认识,走出重专业轻德育的误区,教书首先要育人,真正让德育处于首要地位。

(二)、要充分认识德育教育的自身特点。

德育就是指“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

德育的任务就“在于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德育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同时学生处在市场经济时代,随时随地都会受到驳杂环境的影响和各种各样的思潮的影响,这又使德育具有了复杂性。

(三)、建立科学的德育体系,改进德育教育方式。

学校德育是一个完整、复杂而统一的道德教育过程,“通过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对德育的学习与研究,道德包括三个要素,

即道德认识(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这些内容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不能割裂,又不能替代,它们统一于德育目标之中。有效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如何建立有进行计划、有步骤的德育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稳定的德育教育体系才能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

完整的科学、稳定的德育教育体系主要应该由以下方面考虑:

1、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质在于“教人做人”。人文精神教育,旨在培养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相结合,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科学认识社会和时代特征的进取品格,善于与人共存共进的合作意识。

2、加强创新精神教育。“做人”的教育主要体现了学生整体的需要和要求,那么奋斗创新、立志成才教育则能更多地体现个体的差异和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

3、加强人格精神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精神。加强学生社会公德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个人与社会相统。

一、人格与国格相统一的完美人格精神。

4、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在现阶段,要突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1.爱祖国,有梦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志存高远,服务人民,奉献社会。2.爱学习,有专长。崇尚科学,追求真知 勤学苦练,精益求精 不会就学,不懂就问。3.爱劳动,图自强。尊重劳动,勇于创造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从我做起,脚踏实地。4.讲文明,重修养。尊师孝亲,友...